打擊肉類產品違法違規行為,畢節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時間:2025-08-01 09:38 來源:畢節市場監管微信號 原文:
為防控肉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持續加強肉類產品生產質量安全監管
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深入
開展制售假劣肉類產品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圍繞肉類產品生產經營環節
查辦了一批案件
為回應社會關切
引導生產經營主體依法合規經營
震懾違法違規行為
現選取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案例一
七星關區某鮮肉經營部經營
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
標準限量的牛肉案
2024年9月20日,七星關區某鮮肉經營部經營的牛肉經抽樣檢驗,地塞米松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31650-2019)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貨值金額1102.5元。
當事人經營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七星關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二
大方縣某冷凍經營部經營
摻假摻雜食品案
2024年10月22日,畢節市大方縣某冷凍經營部經營的“饞可可小肥牛”(牛肉制品)在2024年監督抽檢中檢出雞源性成分和鴨源性成分,貨值金額126元。
當事人經營摻假摻雜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大方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三
黔西市某豬肉店違法使用
“生鮮燈”案
2024年11月24日,黔西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黔西市鐘山鎮某豬肉店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店使用的照明燈使肉品感官性狀發生改變。
當事人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設施的行為,違反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黔西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四
金沙縣某烤鴨店經營超范圍使用
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和采購
食品原料未查驗供貨者
資質及產品合格證明案
2024年11月29日,金沙縣市場監管局對金沙縣某烤鴨店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采購原料未查驗供貨者資質及產品合格證明,對當事人腌制的鴨子進行抽樣檢測,檢出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要求》(GB2760-2014)要求,結論為不合格。
當事人采購食品原料未查驗供貨者資質及產品合格證明和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金沙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五
織金縣某豬肉店經營未按規定
進行檢驗檢疫的肉類案
2024年9月20日,織金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織金縣某鮮肉店進行檢查時,發現當事人經營的豬肉無法提供動物檢疫合格證及肉品品質合格證,豬肉上未發現有檢疫檢測印章。
經查,當事人經營的豬肉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八)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織金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六
織金縣熊某經營死因不明的
肉類案
2024年9月27日,根據織金縣公安局移交線索,織金縣市場監管局對三塘鎮聯合村李家寨組李某私自將24頭死牛銷售給他人的情況進行核查。經查,熊某在李某處購買的死牛已分割成牛肉全部銷售出去。
當事人銷售死因不明牛肉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的規定。鑒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織金縣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和《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依法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案例七
納雍縣某雪糕經營部經營
超過保質期、標注虛假
生產日期雞爪案
2024年9月15日,納雍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依法對納雍縣某雪糕經營部冷庫進行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銷售的雞爪有2箱超過保質期,有10箱標注虛假生產日期。
當事人經營超過保質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的規定,納雍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八
赫章縣某火鍋店以鴨肉冒充
牛肉銷售案
2025年4月2日,赫章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赫章縣某火鍋店使用鴨肉加工制作成的精制肉卷(生產日期:2024年12月20日,保質期:18個月,凈含量:2.4kg,配料表:鴨肉、脂肪、飲用水、食品添加劑)冒充牛肉制作肥牛卷銷售。
當事人經營以假充真及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三)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赫章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九
威寧自治縣張某某生產經營
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自制鹵豬頭肉案
2024年12月25日,威寧自治縣市場監管局經抽檢發現個體經營戶張某某自制的鹵豬頭肉中含有食品添加劑“日落黃”,檢驗結論為不合格。該案貨值金額為120元。
當事人制售鹵豬頭肉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威寧自治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接下來
畢節市場監管部門
將繼續加強監督檢查
依法查處
制售假冒偽劣肉類產品行為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